发布时间:2014-05-15 14:35:49
点击数:116157 次
据媒体报道,国企高管全面限薪规定即将出台。包括:对行政任命的国企高管薪酬水平实行“限高”,缩小企业内部的分配差距等。此次方案是根据人社部去年的调查提出的,旨在通过“限高”,进一步规范国企高管的薪酬。相关专家也认为,“限薪令”顺应了目前企业的现状。
目前,这也许不失为一种选择。毕竟,国企不同于其他所有制企业,如果薪酬过高、差距过大,确实会对社会公众产生心理上的冲击和影响。但是,限薪到底能对国企发展产生怎样的正面作用,为社会提供多少正能量,还很难判断。
事实上,国企高管的薪酬,除少数行业之外,并不是太高。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相比,一些国企高管的薪酬还是偏低的。国企高管的薪酬之所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反应,问题主要出在国企目前实行的行政化管理体制。国企高管亦官亦商、亦商亦官,所有好处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。
国企高管的薪酬,要想真的得到舆论和公众的广泛认可,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大国企改革力度,用市场化手段规范国企高管的薪酬行为,而不是行政化的限薪。
如果说对垄断企业进行限薪还有一定道理的话,对纯市场化的国企高管进行限薪,就令人难以接受了。值得注意的是,一些已经实行了混合所有制的国企,尽管高管的薪酬也很高,甚至比没有改革的国企高管薪酬高得多。但是,舆论和公众并没有多少意见,企业员工也能够比较愉快地接受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,高管的薪酬不是由政府定的,而是由企业董事会研究通过的,并与企业效益和经营者贡献密切挂钩。如果对这样的国企也实行限薪,让他们的薪酬跟着行政命令走,可能会影响到高管的工作积极性。
因此,必须加大国企改革力度,按照分类改革的要求,对符合条件的企业,实行混合所有制,建立真正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。自然,国企高管的薪酬,也会在新的体制下得以规范。
现在的问题是,政府一边在倡导加大国企改革力度,加快国企改革步伐;一边又在用行政手段干预国企的生产经营和薪酬分配。对高管限薪,并不符合市场化要求,不符合改革的目标与需要。就算从眼前看,需要通过限薪来平复舆论的反应,也是治标不治本。而且,如果限薪的力度过大,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,国企可能会出现人才大量外流的后果。
要让薪酬真正发挥作用,让国企高管薪酬不给舆论和公众添堵,最有效的办法,还是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,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革,全面推行混合所有制,把企业高管的薪酬交给市场、交给股东、交给董事会。特别是经营层,必须通过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,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市场人、社会人、企业人,使其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。到时候,他们拿再多的薪酬,舆论和公众也不会不接受。
只有国企改革的路径明确了,薪酬改革的方向才能明确,薪酬的不利影响才能消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