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3-10-18 10:12:17
点击数:96343 次
一周前,我劝退了公司的主编Z,在他即将在公司工作满一年的时候。劝退的原因概括的说就是:不能胜任工作。但是这里要记录的并非其工作中的不胜任,而是我在一年前面试他时的失误。
多年的招聘工作,面试了无数的人,外向的、内向的、开朗的、沉闷的、健谈的、寡言的。。。。。。,自信在对人的脾性的把握方面还是给力的。但是,没想到在对主编Z的判断上,出现如此的失误。
当时面试,和主编Z面谈了两次。第一次我给出的评价是: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。即他的话很少,只对提问做出简单的回答,不会有更多的延伸性话语,无论我如何的诱导和启发,他的话语总是点到为止。
第二次我给出的评价是:不善言谈。我和主编Z的第二次面谈是非正式的,当时我设定的是一个纯闲聊的氛围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主编Z的言语虽然比第一次多了些,但还是我不说他就不说,整个对话都还是我主动、他被动。
内向少言的性格并不是主编岗位招聘的禁忌,在当时着急用人的情况下,主编Z入职了。之后发生的事情真是让我迷惑的一阵。主编Z适应了环境后变现出来的是:健谈、爱说笑、少许的幽默、沟通顺畅,与面试之时是判若两人。难道面试时的表现是他故意装出来的?或者是因为环境熟悉了,就能放开了?
经过一些日子的观察,我的疑惑得到了答案。主编Z每个月的迟到次数基本都会在10次以上,一直是公司迟到的冠军。报纸是他每天进门时必定要拿、进门后必定要看的东西。布置的工作绝对在要求的最后一刻交,决不提前;每次都保证完成的工作可以打及格,绝不会有优秀的工作表现。对编辑的工作要求也是60分万岁,不会再有更多的要求。下属完成的工作他从来不检查,当别人发现问题时,他才进行补救。领导布置的工作就做,没布置的他想到了也不做(大多数时候是他根本就没去想)。他和他的下属最喜欢说的话就是“工作量太大了,做不了”。所有和他配合的其他部门的同事都反映他没热情、不积极,总是给人一种懒懒的感觉。
结合他的表现,再回想当时面试的情形,我终于明白:面试时少言寡言的表现根本就不是我判断的性格内向的结果,而是他的一贯懒散悠闲之习惯的表象——他懒得多说。这在我的招聘生涯中还真是第一次碰到,我记下了,还记得很深刻:少言未必是性格内向,也有可能是懒得多说,需要更仔细和深度的分析判断。